您现在的位置: 新安人才网首页 > 池州资讯 > 正文
池州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分析:幼儿规则意识形成
2014年8月5日 15:42    互联网   浏览次数   关键字:幼儿规则意识 池州教师资格考试
 

    在幼儿教育中,幼儿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。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对环境中规则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,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。所以,在幼儿教育中,教师应首先着眼于使幼儿了解到任何集体活动都是有规则的;其次让幼儿了解参加活动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,活动才能顺利进行;再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学会围绕规则展开活动。

    个体规则意识的形成、发展是与其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的。在幼儿阶段,个体规则意识的发展尚处于依从和认同阶段。在依从阶段,幼儿虽然还不能确切理解为什么必须遵守规则,但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,幼儿往往既不违背也不反抗。在认同阶段,幼儿因为怀有强烈的想要成为与榜样 ( 教师 ) 一样的人的愿望,从而模仿榜样,表现出与榜样相同的行为。在此阶段幼儿遵守规则是因为对榜样的崇拜而产生的模仿,而不是对权威命令的屈从。

    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方法:

    ①榜样示范法。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榜样,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,以身作则示范规则行为,或者表扬其他幼儿的规则行为,促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积极模仿榜样而加深对规则的理解。

    ②情境熏陶法。一方面,教师应注重在班集体中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,利用群体的遵规行为促使每个幼儿遵规行为的产生;另一方面,教师可通过创设秩序井然的教室、活动、生活情境,利用环境的约束力来促使幼儿作出规则行为,深化幼儿对规则的认识。

    ③及时强化法。当幼儿出现遵守规则的行为时,教师应即时给予鼓励、表扬,以进一步强化幼儿遵守规则的愿望。

    ④教导法。教师向幼儿讲解制定规则的原因,执行规则的意义,并引导幼儿根据相应的环境、条件来自行讨论制定规则,变教师所想为幼儿所想,变教师要教为幼儿自己要学,变教师要幼儿做为幼儿自己要做。

    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途径:

    ①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。

    ②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规则意识的专题教育活动。

    ③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规则意识的教育内容。

    ④与家庭教育配合,形成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合力。途径和方法应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,因此教师可在同一途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,也可在不同途径中用同样的方法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。

 
 
收藏】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【发表评论

相关新闻
·池州教师资格考试之逻辑思维能力

 
个人登陆

会员名
密 码
忘记密码 初次访问者
本站文章搜索
关键字
求职技巧
[简历攻略] 安徽招聘网:个人简历自我
[简历攻略] 安徽招聘网:一份好的简历
[面试宝典] 【招聘会通知】新安人才网
[面试宝典] 视频面试小tips,了解
[跳槽秘笈] 新安人才网跳槽攻略:什么
[跳槽秘笈] 好工作与你总是无缘?是不
[职场薪情] 跳槽薪资没翻倍?这些工作
[职场薪情] 谈谈:年终奖的那些事
[职业规划] 安徽招聘网带你浅谈职业规
[职业规划] 新人玩转职场?三步走准没
[法律天地] 警惕刷单类诈骗,以免上当
[法律天地] 协议期、试用期、见习期,
最新招聘
新安猎聘 [09-24]
合肥裕业丰实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[09-23]
合肥证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[09-23]
安徽梯影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[09-23]
金隅商业管理(合肥)有限公司 [09-23]
安徽尚荣投资有限公司 [09-23]
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[09-23]
合肥瑞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[09-23]
合肥昊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[09-23]
安徽西迅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[09-23]